9月18日上午,2025清洁能源装备碳足迹创新发展交流会议在四川省德阳市文德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作为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WCCEE2025)的重要专题会议之一,会议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全国电器设备网络通信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11)、上海电科院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技术支持。
        本次大会深入探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清洁能源装备碳足迹管理的核心议题与突破方向,分享低碳技术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搭建平台促进产业资源对接与协同创新,推动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向低碳化、智能化、高端化高质量发展。
 上
        本次会议参会阵容涵盖政、产、学、研、国际机构等多领域代表。四川省德阳市政协副主席邱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罗俊杰,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吴业华出席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蔡旭,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TC125 电气运输设备技术委员会主席吴小东等行业权威专家到场指导;上海市能效中心能效部主任宋丹丹、上海添唯认证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媛、中国电建集团上海电力设计院绿色低碳技术专家陈波波、波兰投资贸易局驻华办事处副代表宋曼姝进行主题分享。清洁能源装备全产业链企业、科研机构代表百余人参会。会议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数智装备事业部总经理奚培锋主持。
        邱明副主席立足德阳产业发展实际,详细介绍德阳在清洁能源装备领域的产业基础、集聚优势与发展成果,明确地方政府将通过政策扶持、资源整合、平台搭建等举措,为碳足迹管理在本地产业的落地提供保障,助力德阳打造全国清洁能源装备低碳发展标杆。
        罗俊杰副会长表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致力于行业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协同,通过主办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等,搭建政策对接、技术交流与国际合作桥梁;同时从行业全局视角出发,强调当前产业变革与“双碳”推进关键期,碳足迹管理是清洁能源装备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落实绿色发展战略的核心举措。
        吴业华董事长指出,当前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清洁能源装备是“大国重器” 的核心载体、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基石,本次大会以“碳足迹赋能,智创清洁能源装备新未来”为主题,为清洁能源装备碳足迹管理搭建关键交流平台,对推动行业绿色升级意义重大。
        中国工程院钱锋院士以《人工智能赋能流程制造和能源供给调控》为题,系统解读AI技术在能源系统智能调控、工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中的应用路径,提出“城市能源大脑”构建方案,为清洁能源装备与能源系统协同降碳提供顶层思路。
上
        本次会议参会阵容涵盖政、产、学、研、国际机构等多领域代表。四川省德阳市政协副主席邱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罗俊杰,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吴业华出席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蔡旭,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TC125 电气运输设备技术委员会主席吴小东等行业权威专家到场指导;上海市能效中心能效部主任宋丹丹、上海添唯认证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媛、中国电建集团上海电力设计院绿色低碳技术专家陈波波、波兰投资贸易局驻华办事处副代表宋曼姝进行主题分享。清洁能源装备全产业链企业、科研机构代表百余人参会。会议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数智装备事业部总经理奚培锋主持。
        邱明副主席立足德阳产业发展实际,详细介绍德阳在清洁能源装备领域的产业基础、集聚优势与发展成果,明确地方政府将通过政策扶持、资源整合、平台搭建等举措,为碳足迹管理在本地产业的落地提供保障,助力德阳打造全国清洁能源装备低碳发展标杆。
        罗俊杰副会长表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致力于行业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协同,通过主办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等,搭建政策对接、技术交流与国际合作桥梁;同时从行业全局视角出发,强调当前产业变革与“双碳”推进关键期,碳足迹管理是清洁能源装备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落实绿色发展战略的核心举措。
        吴业华董事长指出,当前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清洁能源装备是“大国重器” 的核心载体、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基石,本次大会以“碳足迹赋能,智创清洁能源装备新未来”为主题,为清洁能源装备碳足迹管理搭建关键交流平台,对推动行业绿色升级意义重大。
        中国工程院钱锋院士以《人工智能赋能流程制造和能源供给调控》为题,系统解读AI技术在能源系统智能调控、工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中的应用路径,提出“城市能源大脑”构建方案,为清洁能源装备与能源系统协同降碳提供顶层思路。
        上海市能效中心能效部主任宋丹丹围绕《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 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拆解碳足迹核算精准化、基准设定科学化、目标分解落地化的关键环节,介绍上海市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实践经验,为企业提供可操作的管理指南。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蔡旭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蔡旭以《高压直挂储能技术及产业化应用》为主题,分享团队在储能技术领域的突破成果,详解该技术降低清洁能源装备碳足迹的核心原理与产业化案例。该技术可直接接入高压电网,大幅减少能量转换环节损耗,显著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效率,目前已在风电、光伏电站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为装备低碳运行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上海添唯认证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媛
        上海添唯认证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媛解读《清洁能源装备碳足迹试点认证》,阐明清洁能源装备碳足迹认证的核心目标和重点任务。

中国电建集团上海电力设计院专家陈波波
        中国电建集团上海电力设计院专家陈波波围绕《低碳园区发展趋势与多场景规划》,分享零碳园区中清洁能源装备集成应用的实践路径。
        波兰投资贸易局驻华办事处副代表宋曼姝以《从政策到市场:解码波兰零碳产业链与中企合作新空间》为题,介绍欧洲零碳产业政策与市场需求,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国际合作视角。

        在圆桌讨论环节,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125主席吴小东主持对话,就碳足迹核算标准统一、低碳技术产业化瓶颈突破、国际碳规则应对策略等清洁能源装备碳足迹相关话题,带领圆桌嘉宾展开深度交流,形成科研支撑、企业落地、国际协同的发展共识,为产业实践提供多元思路。
        此次2025清洁能源装备碳足迹创新发展交流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清洁能源装备领域专家、企业代表搭建了分享碳足迹技术创新与管理经验的高效平台,更有效推动了碳足迹领域政策引导、科研支撑、产业实践、国际对接的协同衔接与联动合作。与会嘉宾提出的实践方案与建议,将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装备碳足迹管理体系完善、关键技术突破与国际合作深化,为装备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与“双碳”目标落地提供有力支撑。